“功勋”——以专业成就更好的自己
授课人:王晓飞
各位党员同志: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由我来主讲公司党支部第一堂微党课。我的党课题目是《“功勋”——以专业成就更好的自己》。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8人颁发了“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授予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道德品质高尚、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
今天,我要和大家说说其中的四位功勋人物。
于敏,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为了氢弹的研究他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为氢弹突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孙家栋,中国的“卫星之父”。为创建和发展中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黄旭华,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隐“功”埋名三十年搞核潜艇研究,黄旭华和团队于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各项性能均超过美国1954年的第一艘核潜艇。黄旭华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在了人生的大海之中。
屠呦呦,中国药学家,她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在其研究过程中,屠呦呦自愿以身试药,现如今全世界约一半人口处于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不能被评估。
乍一听,这些功勋人物都是太阳、月亮、巨星般的存在,对于我们仿佛遥不可及。可是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伟大事业的执著奉献,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打动了我们。同时,从这几位功勋人物身上,我看到了专业的力量,他们都以专业精神,把各自的专业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建功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当今世界,分工日益专业化和精细化,对我们党员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政治素养、综合素质要高,更要求专业能力强,要以政治和专业上的双重“工匠精神”为标准,不断提高完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党员干部要重点培养自己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能解决官僚主义问题,激发内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坚定进取精神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而专业能力能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研究和遵循岗位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有效的思路和管用的办法。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激情的岁月》里,由李光洁扮演的原子弹研究科学家王怀民要求入党的片段深深感染了我,请大家看这一段视频…………一个有专业能力的人,有了信仰,就会在漫无方向的黑夜寻找到光明,追寻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十一期间热播的电影《中国机长》刘传健,他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生死关头、能够果断应对,带领机组其他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平安着陆,确保了119名旅客的生命安全。刘传健,用他的坚守、执着与专业,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行动有方向。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三个推进”的重要指示,这为辽宁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辽宁城建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破除“铁交椅”“大锅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姿态适应形势,解放思想,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培养专业化素质,把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贯通起来,履职尽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让我们为辽宁城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供稿:王晓飞 编辑:李佳煜